为什么谍战片喜欢拍摄1940年的故事?《刀尖》背后真实的四方角力

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1940年,特工金深水(张译 饰)终日周旋于日本军方、汪伪政府和军统之间,如同行走于刀尖一般,有着多重身份的他,隐藏着真实的自己,也寻找着整个民族的生路。

今日,改编自麦家同名小说,高群书执导,张译等主演的谍战片刀尖》正式上映。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1940年,多方势力盘踞南京,特工金深水(张译 饰)终日周旋于日本军方、汪伪政府和军统之间,如同行走于刀尖一般,有着多重身份的他,在满目疮痍的南京城里小心翼翼地活着,隐藏着真实的自己,也寻找着自己乃至整个民族的生路。

 

直到他遇到了和他一样心怀国仇家恨、却似乎比他更游刃有余的林婴婴(郎月婷 饰),在和她并肩作战与各方势力展开明争暗斗的过程中,于乱世中求生的金深水第一次开始真正地觉醒……
为什么谍战片喜欢拍摄1940年的故事?《刀尖》背后真实的四方角力
《刀尖》导演高群书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刀尖》这部小说首先吸引到他的就是“尘封70年的特工传奇”,“很多谍战戏都会把主战场选在上海,但《刀尖》的故事发生在1940年的南京,在当时那个经历了重创的城市里,有一群人终日行走在刀尖之上,他们有理想、有文化又不甘受辱,他们活着的目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保存实力,时刻准备着跟侵略者战斗到人生的最后一刻。所谓‘刀尖嗜血,近身搏杀’,是这部电影要讲述的故事,也是他们坚定不移的选择。”

 

无论对于小说,还是电影,1940年的南京(汪伪政权)都是一个讲故事的绝佳背景,多方势力在这里汇聚,间谍之间的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每天都在上演。

 

像《风声》《伪装者》《麻雀》《色,戒》《潜伏》《无名》也是汪伪政权时代的故事,《刀尖》这一次又有何不一样呢。
为什么谍战片喜欢拍摄1940年的故事?《刀尖》背后真实的四方角力
《刀尖》的主角——特工金深水需要周旋于日本军方、汪伪政府和军统多方势力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而电影中其他几位主角也都有着多重身份。观众看起来可能会“眼花缭乱”。今天我们就来拨开特工的“障眼法”,聊一聊真实历史中,1940年南京城中的四方势力。

 

共产党地下工作者

 

抗战时期,共产党一直积极开辟敌后战场,在大城市的潜伏工作也同样没有放松。《暗算》《无名》《潜伏》等作品都讲述了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故事。

 

早在新四军成立之初,周恩来到皖南军部视察时,就明确指示要开展城市秘密工作。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对敌占区开展敌军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为什么谍战片喜欢拍摄1940年的故事?《刀尖》背后真实的四方角力
1940年5月4日,中共中央指示,在日本侵略军占领地区(如上海、南京等地),应和国民党统治区一样:“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反对急性和暴露。”

 

同年9月18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敌后大城市工作的通知》(第一号),要求“全党同志应把开展敌后大城市工作,视为党的最重要的任务,认识抗日战争没有长期艰苦城市工作的配合,最后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为此,必须“彻底纠正忽视与放弃敌后城市工作的错误”,必须“消灭共产党与敌后大城市的隔离”。同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敌后大城市工作的第二号通知,提出选拔从事敌后工作干部的条件。10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展华北敌后大城市工作的指示,推动华北敌后大城市工作的发展。

 

1940年,国共合作仍在继续,但已经颇有些“貌合神离”。一年后,皖南事变就将爆发。

 

1940年10月初 国民党军韩德勤部向苏中黄桥新四军陈毅部进攻。新四军执行正确的统一战线方针,联络友军和开明绅士,坚持自卫原则,予来犯者以迎头痛击,歼灭韩部顽军一万一千余人,取得黄桥战役的胜利。

为什么谍战片喜欢拍摄1940年的故事?《刀尖》背后真实的四方角力
10月19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何应钦、白崇禧,向朱德、彭德怀、叶挺发出电报(即“皓电”),大肆造谣诬蔑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并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11月9日,朱、彭、叶、项电复何、白(即“佳电”),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荒谬命令和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诬蔑,同时表示,为了顾全团结抗战的大局,可以将皖南新四军移至长江以北。12月8日,何、白再次发出复朱、彭、叶、项电(即“齐电”),坚持无理要求,进一步作反共的舆论动员。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被国民党军伏击,除约2000人分散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

 

重庆国民政府军统特工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大举侵略中国,直逼南京。1937年10月29日,在淞沪战场打得热火朝天之际,中国国防最高会议召开,蒋介石作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讲话,明确提出迁都重庆,以四川为抗日大后方,继续抗战。30日,国民政府决议迁都重庆。

 

1937年11月17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领国民政府官员撤离南京。11月20日,林森一行抵达汉口,以国民政府主席的身份发表了《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12月1日国民政府开始在重庆正式办公。

为什么谍战片喜欢拍摄1940年的故事?《刀尖》背后真实的四方角力
12月8日,中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防最高会议主席蒋介石率军事委员会大本营由桂林飞抵重庆。同时,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也迁抵重庆,并相继成立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下设了多个从事情报和特务活动的机构,其中最著名的两个是军统和中统。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中统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

为什么谍战片喜欢拍摄1940年的故事?《刀尖》背后真实的四方角力
军统于1938年成立,早期的领导人为戴笠。除负责刺探情报,进行反谍工作外,军统局亦以刺杀等手段执行情报任务。抗战期间军统局曾多次刺杀投日的军政人员,如暗杀张啸林、唐经,暗杀未成的有殷汝耕、季云卿、汪精卫、周佛海等。

 

南京汪伪政权

 

汪伪国民政府是抗日战争期间以汪精卫等投靠日本的中国国民党党员为首建立的政权,其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名,实际上则是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扶持的傀儡政权。

 

1940年3月30日,南京举行所谓“国民政府”还都仪式,汪精卫担任该政权的“国民政府”代主席兼行政院院长,周佛海、李士群为主要成员。“汪伪国民政府”一度遥奉重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主席,汪精卫任“国民政府”代主席兼行政院院长。

为什么谍战片喜欢拍摄1940年的故事?《刀尖》背后真实的四方角力
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沿用了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为“伪国旗”,上面缀一块三角黄布以示区别。

 

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同日重庆国民政府发布了一份包含一百多人的通缉名单。汪精卫,以及汪伪政府的院部会正副长官以及所有次长都在名单上。

为什么谍战片喜欢拍摄1940年的故事?《刀尖》背后真实的四方角力
汪精卫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 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汪精卫任中央宣传部长。汪精卫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

 

汪精卫年轻时所写名诗《被逮口占》也出现在电影《刀尖》中,诗中写道: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诗的内容与汪精卫后期的汉奸行径形成强烈的反讽。

 

侵华日军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为什么谍战片喜欢拍摄1940年的故事?《刀尖》背后真实的四方角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日本调整侵华策略,逐渐将日军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对国民政府,从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转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在占领区内,日军加紧扶持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
为什么谍战片喜欢拍摄1940年的故事?《刀尖》背后真实的四方角力
对于日军来说,1940年还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日本采用的是天皇纪年法,日本神武天皇元年对应的是公元前660年,1940年对应的是日本神武天皇2600年。1940年正值日本侵华战争的僵持阶段,日本政府为其炫耀所谓“武威”,以鼓舞国民士气,大肆操办“皇道纪元2600年大典”。这一点在电影《刀尖》中也有体现。

【声明】本文来源时光网,如侵犯到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诉我们,我们将在72小时内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tuhub.com/archives/2023/11/44313.html

(0)
上一篇 2023-11-25 11:46
下一篇 2023-11-26 12:3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