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人”初入江湖
年轻时的汪涵不但钱包空空,腹中文化也是空空。
那时候,离引经据典的自信与娴熟,中间还隔了一个泰戈尔的凝视。
但他却一直保有一个非常良好的习惯,爱思考,能活学活用,愿意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
就拿小时候说,因为自己身体总不太好,曾经两度休学。
于是爱琢磨的汪涵,不停的在寻找契机解决这个问题。
也许是和他日后善于“引经据典”的优点一脉相承。
有次看了《少林寺》的他,突发奇想要学片中主角,用点穴为自己治病。
少年汪涵的脑袋,也当真是个宝库。
结果上午给自己点了穴,下午就咳血了,也不知道是伤了哪儿,之后便经常大口大口吐血,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休学来养身体,那一年,他初三。

而等好不容易熬到了1996年,刚刚毕业的汪涵,进入了同样刚开播的湖南经济电视台。
在这里他号称台里一块砖,因为哪里需要往哪儿搬。
睡体育馆,叼着电筒爬横梁,什么脏活苦活都干过。
应了那句长沙话:吃得苦,耐得烦。
当然,也依旧善于“引经据典”。
在他看了几次别人摆弄摄像机后,对摄影充满了兴趣,于是和当年学点穴一样,现学现卖。
颠颠的就扛着摄像机去探班《还珠格格》剧组,结果拍回来一看,画面全糊了。
当时领导的脸都是菠菜色。
不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不倒在失败的泥泞路上。
机会的曙光就会照到你。
尤其是汪涵这样特别愿意学习的人。
终于湖南台的主持人仇晓看中了他的能力,力荐他成为《真情对对碰》的主持人。
这也是汪涵第一次从幕后走向台前。
而到了2005年《超级女声》总决赛后,随着大型节目主持经验的丰富,汪涵逐步成了湖南台的台柱。

至此,江湖不但有了“江湖人”的身影,更有了“江湖人”的传说。
但这个时候的汪涵,也还不是日后那个成熟自信,能将经典信手拈来的汪涵。
从量变到质量,爱学习的他还差一次修行。
【声明】本文来源,如侵犯到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诉我们,我们将在72小时内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tuhub.com/archives/2020/08/24273.html